写好规范字 讲好普通话

时间:2022-07-10 15:10:04来源:点击量:1001

中华文化博大精深。汉字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,发展演变历史悠久。

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,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,历经甲骨文、大篆、小篆、隶书、楷书(草书、行书)诸般书体变化。秦始皇统一中国,李斯整理小篆,“书同文”的历史从此开始。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,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。



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,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,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。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“使用效率”,2000个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%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。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,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。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,因此,平均起来,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。

三千余年来,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,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。新中国成立后,人民政府将汉字笔划参考行书、草书加以省简,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《简化字总表》,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。



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,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。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,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,是中国人的象征。推广普通话,对于消除语言隔阂、增进人际沟通、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经国务院批准,自1998年起,每年9月第三周为“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”。

普通话,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,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,以北方话(官话)为基础方言,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。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,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。截至2015年,中国70%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,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。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》计划“到2020年,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”,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%以上。


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,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。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举办24年来,已成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、提升公众文化素质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,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、增进民族团结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当前,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,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。作为一个中国人,我们有资格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。在骄傲与自豪的同时,我们还要肩负起维护祖国统一、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,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,用我们自己的语言书写中国历史,讲好中国故事。身为普通的中国公民,我们要从自身做起、从身边做起,在我们日常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能切实地做到写好规范汉字、讲好普通话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,也是我们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,是对祖国建设与发展应做的一份贡献。

写好规范字,讲好普通话。亲爱的同学们,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吧!





线

招生热线
辛老师 18997059599
徐老师 15109718800
蒙老师 13709745442
敖老师 13327657117
周老师 18797187520
QQ客服

周老师

敖老师

微信扫一扫